找到相关内容564篇,用时16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农”——中国禅的文化品格

    :答胡适博士》一文中指出:禅,它起源于中国,而不可能起源于任何其它民族。因为“中国心灵更有土地意识。如果有一个民族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表明其特性的话,我要说中国人是脚踏实地的-杰出的脚踏实地”而禅里面...和脚踏实地的精神。   2.出世的佛。四大皆空是佛教的基本思想。苦、集、灭、道四圣谛是佛法的基本内容。以空无作为世界的本体,以苦难作为人生的基点,以解脱成佛作为人生的归宿,使佛教成为出世的宗教。据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350772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㈧

    助长总乏功,总是没有功的。要你自己心平静气地修行,认真脚踏实地,不要说我明天会不会开悟?我后天会不会开悟?我到底什么时候开悟?不要存这个心。你一存这个心,就是妄想。你有了妄想心,就把开悟吓跑了。开悟就怕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述

    |心经|非台颂解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2154112717.html
  • 庐山东林寺护生会2005工作回顾

    的安慰,得到了佛教界内外的一致好评。   展望未来,东林寺护生会将在东林寺常住的指导下,在教界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,脚踏实地地做出更多的成绩。...和护生会先赴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,然后呼吁四众弟子及广大信士,伸出援助之手,解灾区燃眉之急。  从2005年7月17日到7月29日,东林寺护生会共接收到寺院内外四众弟子以及善信的捐款2万2千6百元(其中...

    东林寺

    |东林寺|护生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3/0939443375.html
  • 万魔不退菩提心

    之后,一定要认真脚踏实地修行,栽培修植福慧。修福就要利益人,修慧就要多研究经典。常做利益人的事,就会生出福德。有人问要如何利益人?是否要用钱去做功德?不需要,只要你心里没有杀心、盗心、邪淫心、打妄语心、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魔|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0943116696.html
  • 未得家人同意而出家 如何排解

    ,是脚踏实地,实际的身心修持。”老和尚说。   “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解脱,没有世俗烦恼,可是,总觉得父母太辛苦了,这样对父母实在无以为报。”徐某某道。 “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,那是不可能的事...

    广钦老和尚开示

    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104427459.html
  • 广钦和尚:出三界比出国留学好

    可能的事,修行是修心,是脚踏实地的身心修持。”老和尚说。   “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,没有世俗烦恼,可是,总觉得父母太辛苦了,这样对父母实在无以为报。”徐□□道。   “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,...

    佚名

    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14060019234.html
  • 佛法中的几个根本问题

    所以,但凡凡夫,就不要企图自己是惠能第二、米勒日巴第二,老老实实,脚踏实地,靠着佛菩萨的加持力,自己精进学修,待此生报尽,得以往生,这才是最实在的! (正观)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3141541.html
  • 明心见性与功德修养

    ,不合时宜地自绝于人群,不去修养功德,恐怕烦恼起来了,难以敌住,更不用说明心见性了。总之,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要发长远心、广大心、精进心,积累好福德资粮,脚踏实地地默默无闻地去行好每一步,不要急于求...

    陈音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1742210.html
  • 论转识成智

    、所知二障的现行和种子;入金刚道才把所有的种子断完。故修行要务实,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。入等觉至妙觉佛果成就,此时方转八识成四智。  坛经言:“六七因中转,五八果上圆”。六识七识未成佛以前初地可以消灭二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5742680.html
  • 达摩“四行”与今日佛教

    条文;而“四行”则是希望信众自觉地根据自己佛法体会,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,是属于信众个人的宗教修养上要求。所以,“四行”对于今日信众的日常生活,仍然具有普遍的也很切实的指导意义。学佛修行是脚踏实地的事,...

    释永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244057.html